中国网3月8日讯(记者李智)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在北京举行。面对16位记者围绕中国的经济形势、今年的财政政策、促销费稳外贸的新举措、货币政策的实施等提出的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5部门主要负责人同台亮相记者会,直面焦点、回应关切,详解政策。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等境外媒体将焦点放到了中国的经济、科技以及中美贸易等方面的发展走向。对于经济形势,郑栅洁表示,困难挑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都是能够克服、能够解决的。综合分析,中国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更重要的是,中国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底气,今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中国对此充满信心。
谈到科技创新,潘功胜表示,中国的科技创新活动富有活力,国内外投资者高度关注。做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综合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工具,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于近来又频繁被提及的中美贸易问题,王文涛强调,中方始终认为,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不存在谁永远吃亏、谁永远占便宜的问题。事实和数据充分说明,用关税“筑墙”改变不了市场规律、挡不住合作步伐。2024年,中美贸易额达6882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18%。中国美国商会报告显示,46%的受访美资企业表示有望实现盈利或大幅盈利,超过半数企业预计2025年增加在华投资。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威胁,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中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此前曾刊文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国年度GDP总量接近135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中国为今年经济设定了强劲的增长目标,这表明中国能够经受住外部环境所带来不确定性的考验。
BBC还报道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关注科技创新与发展,并逐渐减少对西方技术的依赖。今年初,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问世,引发全球关注。有分析师指出,因DeepSeek的成功见证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股市上涨,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十分感兴趣。美国《纽约时报》也刊文称,美国政府已认识到,中国的科技行业正在成为推动消费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关键因素。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娄勤俭的话称,DeepSeek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了一批中国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崛起,更能够可以看到中国在科技发展领域的创新。
编审:王月博
【责任编辑:王月博】